最后更新日期:2021-03-13
互联网极大地提升了信息传播的速度,让远在天边的人可以在瞬间沟通,我们通常认为这是好事,然而我最近常常感到,信息传播速度的提升未必是好事。
原本一辈子也无法相见的人,如今可以在网上交流了。原本距离遥远的人,现在距离变近了。但这种近只是表面上的近,心的距离却未必近,甚至可以说,心与心之间,依然很远。
从前的人在村庄中生活,人们习惯对周围的人议论纷纷。人们讨论着其他人的家长里短,同时也被其他人讨论。这种人际压力是有意义的,因为大家的生活基本上差不多,人生轨迹可能也差不多,互相之间的人际压力可以形成一种社会规范。
如今的互联网,一切与这种部落生活不同。互联网因其匿名性而受到赞誉,匿名性让大家可以自由地“做自己”,但也带来了交流上的障碍:每个人成了没有背景的人。
我们每个人说的每句话,都一定要放在一定背景下,才能被正确理解。北方人所说的“冬天”跟广东人说的“冬天”,一定是不同的概念。一个发达城市的人所理解的物价的“便宜”或“贵”,跟小地方的人所说的“便宜”或“贵”,也是不同的概念。人与人的交流,如果没有了背景,说的话就没有参照,到最后一定是鸡同鸭讲,这样的交流不可能深入,只能是一种表面的、浮光掠影的交流。
互联网把千千万万个“匿名人”聚集在一起交流,表面上看,交流更多了;但实际上,因为大家背景不同,没有在同一个频道上说话,这种交流是肤浅的,是“你说你的,我说我的”。
如果放眼如今的国内主流互联网,我发现这种交流带来的是越来越多的互相鄙视、互相看不惯、互相举报。极端的观点越来越多,温和的观点已经失去了生存的空间。
导致这些现象的原因之一是,人们总是用自己的背景来理解他人,更热衷于根据自己的背景评价他人的行为。
我不喜欢网络八卦,也不愿意评价他人的行为。我认为,凡是了解法律以及历史上几个著名案件1的人,应该能同意以下论点:
- 真相是难以发现的,即使对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的司法和公安系统来说也是如此,更遑论吃瓜网友
- 如果不了解一个人的背景、不了解一个人的成长经历,我们无法评价一个人
- 如果不了解一个人在什么情况下做出一项决策,前因后果是什么,我们无法评价一个人做的一件事是否正确
在我看来,真正有资格评价一个人的,应该是这个人身边的亲人、朋友、同学、同事等等,因为他们长期跟这个人交往。但如今的网络上却充斥着通过一个侧面、一件小事就对一个人、乃至一个群体口诛笔伐,贴上“好人”和“坏人”标签的现象。比如男性与女性、医生与患者、“打工人”与“资本家”等等。网友们只是想借由对自己所认定的“坏人”的批判来宣泄情绪,但是他们忘了,每个 ID 背后都是一个活生生的人,一个进化中的生灵。
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去聆听,聆听居住在每个人心中的神灵。如果把世界上某一部分人贴上“坏人”的标签,实际上是不再把他们看作人,是对人的异化,对世界的分裂。如果你分裂了世界,你也就分裂了自己的内心。对世界的一部分的不接纳,实际上就是对自己内心的一部分的不接纳。
所以我认为,与其匿名地、无背景地参与主流互联网上所谓“讨论”,不如回归“邻里”:跟互相了解对方背景的人进行更多的交流,进而建立一种长期的关系。
我并不是主张回归线下。网络上我们也可以了解对方的背景,这就是对方的发言历史。通过对方过去的发言可以了解对方关注什么、是一个什么样的人。我认为个人博客是一个很好的途径。
我的建议:
- 远离主流互联网,尤其是社交网络。因为社交网络上我们往往是被动接受信息,接受别人的“议题设置”。但我应该关注什么?对我来说什么重要、什么不重要?这些应该由我们自己来决定。
- 如果确实要用,不要看评论区,只看正文
- 如果要看评论,不要把其他人的评论放在心上,尤其不要把不了解你的背景、你也不了解对方背景的“匿名人”对你的评价放在心上。因为你知道,对方在不了解你的背景的情况下,不可能对你做出准确评价。就像“小马过河”的故事,对方的评价其实更多反映了 TA 的背景,或者说 TA 想象中的你的样子。我应该看重谁?我应该对谁说的话一笑了之?这些也应该由我们自己来决定。
我时常感叹对不同的人,网络是不同的东西。对商家来说,网络是获取人们注意力的广告牌。对如今的更广大的网友来说,网络是个名利场,大家捧一个人的时候可以捧上天,踩一个人的时候可以万人锤;网络正越来越成为道德战场,每个人都在为自己代表的那一方摇旗呐喊,要将另一方——那个想象中的敌人打倒。但对我来说,网络是心与心沟通的地方,是虽然远在天边,心却可以通过四通八达的网络联系在一起,是“海内存知己,天涯若比邻”。这是我对网络最初的想象,现在看来,也许这是一个过于遥远的愿景吧。
P.S. 本文的论述中隐含了一种多元价值观,也就是认为“正确”的生活方式不只一种。真正根本性的冲突是多元价值观与一元价值观的冲突。
脚注: